【绿茵科普】足球战术史5:探秘“自由人”

来源:168直播吧
【绿茵科普】足球战术史5:探秘“自由人”

文:王曦锐 易水寒

序言:论剑

1974年7月7日,西德与荷兰的1974年世界杯决赛在慕尼黑上演,那是世界杯也是足球战术发展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之战。

里程碑之战里,荷兰的全攻全守战术与西德的“自由人”战术上演了巅峰对决,精彩程度可以用华山论剑和临潼斗宝来形容。

里程碑之战里,交战双方在场内场外、赛前赛中斗智斗勇,冰雪净聪明、雷霆走精锐,留下了一段段精彩绝伦、激荡绿茵的故事。

那场比赛结束之后,西德夺冠,“足球皇帝”贝肯鲍尔君临天下,“自由人”战术在那年达到了巅峰……

【一】门闩

“自由人”战术最初的灵感大约来源于瑞士的“门闩”体系。

1925年,由于越位规则改变,2—3—5阵型开始演变,演变结果之一是流行广泛的WM阵型,之二则是“门闩”体系。

二十世纪四十年代,瑞士教练拉潘开始改进2—3—5阵型,他将该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到中卫的两侧,同时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,利用一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形成新阵型,以此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。

1950年世界杯小组赛,瑞士队用“门闩”体系打平了强大的巴西。之后决赛,乌拉圭队临时套用瑞士这个阵型战胜了巴西,制造了巴西足球和世界杯历史上著名的“马拉卡纳惨案”。

“门闩”体系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,那个阵型中的那名拖后中后卫演变成了日后“自由人”战术中的“自由人”。

“自由人”翻译自意大利语“Libero”,“清道夫”翻译自英语“sweeper”,其实是同义词,中文语境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混用。

WM阵型防守时遵循的是严格的“人盯人”体系,而“门闩”体系则是通过“自由人”给人盯人体系做合理的修补。

“门闩”体系中,其他位置的球员都有明确的盯防目标,而“自由人”没有明确的盯人目标。防守时“自由人”可以自由选位,可以清理打穿后卫线的威胁球,也可以参与对前锋的包夹,活动区域横跨整条防线,有效提升了防守强度。

【二】链条

由于种种原因,“门闩”体系并没有流行开来,当时只是被弱队当成用来对付强队的一个办法。

时光飞逝,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,国米教练埃莱尼奥—埃雷拉融合了意大利足球的防守传统与“自由人”防守体系,创造出了“古典链式防守”。

之后,“古典链式防守”在亚平宁半岛大杀四方,同时配置“自由人”的球队也逐渐摘掉了“弱队”的标签,“自由人加盯人”体系逐渐成为当时足坛的一种常规选择。

起初,“自由人”只是在防线身后查漏补缺的纯防守角色。渐渐的,大家发现,要踢好这个位置,需要球员有良好的大局观、预判能力以及对场上局势的把控能力。这样的球员专职防守未免有些浪费,由于“古典链式防守”的中场控制力较弱,一些在球队进攻时会前插到中场帮助组织的“自由人”便应运而生了,贝肯鲍尔就是其中的一位。

埃雷拉的战术理念启发了很多欧洲知名足球人士,其中代表是柴可夫斯基。埃雷拉战术理念中不断前插的左后卫法切蒂也启发了贝肯鲍尔。之后,柴可夫斯基和贝肯鲍尔一起联袂为绿茵世界奉献了经典版的“自由人”战术

【三】帅位

贝肯鲍尔出道时是一名内锋,在拜仁青年队踢过左边锋,拜仁升入德甲后,贝肯鲍尔开始出任中前卫。

但贝肯鲍尔的盯人能力不强,或者说他对艺术足球的执念让他不愿意盯人。于是,1964—1965赛季,拜仁主教练柴可夫斯基在埃雷拉战术理念启发下,开始尝试让贝肯鲍尔充当没有盯人任务的“自由人”,并在进攻时参与到中场组织中来。

之后几个赛季,贝肯鲍尔从“大国际时代”国米队员法切蒂身上获得灵感(法切蒂经常从后场带球沿左路一直推进到对方禁区前),尝试在中路带球推进到对方禁区前。此后,类似法切蒂那样的画面在贝肯鲍尔的职业生涯里屡屡出现。

后来,他回忆说,“我下馆子的话,总喜欢找一个靠墙位置……我喜欢观察,喜欢把一切都看在眼里。在球场上也是这样,进攻总是从己方球门开始,从这里你可以看到对方的漏洞,并且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漏洞,从这里你也可以看到本队的问题,并且也可以及时解决它们。当然,如果身边没有对方球员老跟着你,那你就挺舒服。我要影响整场比赛,防守,射门,什么都干。我同盖德—穆勒之间频频做二人配合,给对方造成很大威胁,但为此我得向前向后飞奔百米,九十分钟时间内不止一次……”